当前速递!警方发布“双11”购物防骗指南
“双11”购物狂欢节临近,各类网络促销活动应接不暇,吸引消费者网购的同时,也让一些不法分子借机行骗。市反诈中心统计,今年以来,与网购有关的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总体保持下降趋势,但仍然持续多发,占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总数的16.6%,绝大多数为冒充电商快递客服、虚假购物及虚假服务等骗局。昨天,南通警方梳理了上述常见网络购物诈骗犯罪的典型案例,提醒广大消费者擦亮双眼,提高警惕,以免上当受骗。
警惕假客服
前不久,启东市民崔女士在淘宝上购买了一件衣服。此后,崔女士接到陌生来电,自称是淘宝客服,称受疫情影响,她购买的衣服是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已经被销毁处理,现要将200元款项退还。
(资料图)
交流过程中,对方以崔女士信用积分不够导致退款失败为由,建议她通过网贷刷流水提高信用积分,并再三承诺会如数退回。崔女士信以为真,于是按照要求在微粒贷里先后贷款2.3万元,并从自己银行卡上向对方转账5000余元。后崔女士意识到自己被骗,到辖区派出所报案。
9月18日,犯罪嫌疑人冒充韵达快递工作人员,通过电话、QQ等与市民谢女士联系,以快递丢失主动赔偿为由取得谢女士信任,以信用积分不够、领取备用金、退还多领金额等理由,让谢女士一步步陷入骗局,先后向对方转入17万余元。
“冒充电商和快递客服来电退赔是目前发案最多的一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一大队大队长沈帅锋说,今年1至10月,冒充电商或快递客服诈骗案件占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总数的9.1%,远高于其他网购类诈骗。此类犯罪,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消费者的购物信息,然后冒充电商或快递客服,以“货物丢失”“产品质量问题”“交易失败”等为由,主动联系退款,进而以退款失败、操作错误等要求消费者通过贷款、刷流水等方式转入指定账户,或诱导消费者泄露银行卡、付款验证码等信息,骗取钱财。
警方提醒,接到自称是电商客服的陌生来电,切勿盲目轻信,一定要通过官方平台核实办理,切勿直接根据对方提示进行操作。银行卡、验证码等个人信息切勿泄露给陌生人,以免上当受骗。
警惕假广告
近日,家住市区的小袁在浏览小红书时看到一销售手机的用户正在搞促销,价格异常低廉,只需300元,于是心动不已,主动添加对方微信,支付了购买手机的费用。结果对方又以要缴纳关税,快递新冠检测阳性要消杀、检疫、更换路线等为由,先后发送多个微信及支付宝收款码要求小袁转账操作。
“有时候让我发红包,有时候扫码转账,多次向我收取费用。”小袁说,直到对方“胃口”越来越大,她才意识到可能是骗子。就这样,一个多月时间过去了,小袁并没有收到自己心仪的手机,反而被骗6000元。
据市反诈中心统计,今年1至10月,全市虚假购物类诈骗案件占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总数的3.2%。此类案件中,犯罪嫌疑人通过网购平台或在社交软件中发布低价商品信息吸引消费者,然后添加好友,要求私下转款交易,但往往只收钱不发货,甚至有的还会编造其他理由,诱导消费者转账汇款或刷单,最终将消费者“拉黑”。“这段时间,消费者会浏览到大量的促销活动信息,其中就有可能包含诈骗分子的虚假信息,一旦主动联系,就有可能陷入骗局。”沈帅锋提醒,广大消费者网购时一定要选择正规的交易平台,切勿私下交易,对于异常低价的商品要提高警惕。
警惕假服务
小可最近正在着手写论文。10月10日,她在某大学论坛看到一则广告,主动联系后,对方表示可以代写论文,甚至可以帮忙发表。于是小可支付了5000元定金并约定3天后交付,未料到了约定时间却再也联系不上对方。
无独有偶,石女士想查询家人的聊天记录,于是在网上搜索黑客24小时在线接单网站,添加了对方预留的QQ号码,在先后支付了8800元操作费、保证金等费用后,发现被骗。
据市反诈中心统计,今年1至10月,全市虚假服务诈骗案件占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总数的4.2%,仅次于冒充客服类诈骗。
“除了假商品,还有假服务,这类骗局往往以偏门行业为噱头。”沈帅锋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进步,消费者除了通过互联网购买商品,还可以网购服务。虚假服务类诈骗,犯罪分子一般通过社交软件、搜索引擎、网站论坛、短信电话等渠道发布信息,谎称可提供海外代购、私家侦探、提供定位、代为写作等正常生活型、技能型服务,诱导被害人主动联系,待钱款转入指定账号后,就将被害人拉黑或失联,让被害人竹篮打水一场空,甚至有的还以刷单、保证金、关税等为由,诱骗被害人继续转账汇款,实施多轮诈骗。“一些服务本身就不合规甚至不合法,骗子就是抓住了这一点,甚至一些群众在被骗后不敢报警。”沈帅锋说。
警方提醒,切勿相信一些来历不明的软件、链接和广告,否则不仅容易泄露个人信息,还容易上当受骗,同时在手机上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防护功能,通过科技手段能有效帮助降低自己被骗的可能性。
记者张亮 通讯员苏锦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