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城东镇农林村生态环境、营商环境一起抓——宜人好风景孕育产业好前景

28日早上,75岁的陆太贵在古河边的步道上散步。他说:“以前这里是臭水沟,现在是景观河。”


(相关资料图)

陆太贵是海安开发区(城东镇)洋蛮河办事处农林村7组居民,自从拆迁入住丁祠花苑后,享受失地农民保障,过上了城里居民的生活。

古河,位于丁祠花苑中间,全长800米,通往上湖。2019年,农林村自筹100多万元与政府资金配套,改造古河。清理河道淤泥、封闭排污口,还河水干净;两岸安装路灯、种植绿化、铺设鹅卵石步道,提升人居环境。

目前,全村河流水系网络四通八达,老通扬河得到清淤处理,栟茶河已完成风景长廊打造。包括古河在内的三条村级河道完成生态河的改造。农林村党总支书记刘培军说:“上湖风景区90%在农林村的地界上,我们有义务保护好。”

上湖,民间称八星湖,是海安城市副中心上湖创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布局分为“一湖、一带、五区、八景”,2022年基本建成,成为海安人和外地游客享受“快城慢湖”的休闲目的地。

由于城市的发展和上湖创新区的开发,处于城郊接合部的农林村,在2009年至2020年期间,全村1500多户有1300余户被拆迁,村民变居民,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

滨湖路已经成为市民和游客的集聚地。2011年开始建设,2014年通车,环湖全长3.84公里,路面宽12米。慢行步道分跑步道、骑行道,是一条景观宜人、功能实用、环境亲切的休闲观光线路,其自带的喷雾系统根据大气污染状况,采用水雾清洗法原理,适时有效防尘和缓解降低PM2.5,打造出绿色健康的生态环境。

道路两旁,绿树成荫。紫薇、桂花、香樟,有序排列,形成一条绿色长廊。道路两边的树种,一年四季都有花开。湖的东南侧,建有人工沙滩,每到夏天,成了家长带孩子来玩耍的乐园,也成了周边来客的网红打卡地。

每到夜晚,附近居民就会走出家门,来到上湖周边休闲。在上湖广场,四五十名阿姨正在跳广场舞。1组村民朱荣芳说:“我就住在旁边的丁祠小区,出来呼吸呼吸新鲜空气,运动一下,晚上睡得香。”

晚上的上湖,人气很旺,一般有两三千人。人多了,许多村民出来摆摊,大多经营孩子喜欢的玩具等消费品。9组的冯仁美专门经营小孩的零食,她说,最多的一个晚上做了近千元的营业额。

同时,上湖创新区也是海安“科创新城”的核心区域,中科创新广场孵化基地开园运营,黑龙江工商学院长三角产教融合园区正式奠基,海陵中学东校区的揭牌运营,海安市立发中学建成筑梦学子,上湖三甲医院建成待交付,海安实验小学东校区规划初步成型,国方飞立科创园加快建设,中国科学院金属所分析检测机构、上湖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等项目签约。

“保护上湖创新区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海安市的营商环境;服务各类落户上湖创新区的项目,就是支持海安开发区的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动员村民做好这两件事,一直是农林村党员干部群众的头等大事。”刘培军说,农林村党总支部依靠党建引领,以创建“美丽、生态、宜居、发展、幸福”为目标,通过组建“红网格”,成立护湖突击队,生态和营商“两个环境”一起抓,提升村民幸福感和获得感。

农林村划分三个“红网格”党支部,实施党建和护湖“双网”融合,组建网格党总支,书记任总网格支部书记,下设22个微网格党小组,并设网格员,每个网格员就是护湖员,并带动周边农户参与“两个环境”保护。上半年,全村开展生态环境整治行动,党员上门宣传发动,群众闻讯积极参与,拆除棚披50余座,还来到过境铁路沿线清理垃圾6000多平方米。

好的环境,也给农林村带来实惠。2021年,上海客商刘虹来海安游玩,看到即将建成开放的上湖很是喜欢。去年5月,她将企业从上海搬迁到农林村,成立南通亚奥精超阀门有限公司。刘虹说,目前企业设备安装接近尾声,准备开工生产。

刘培军说,沾了上湖创新区的光,近一两年来,由农林村招商落户的企业已经有8家,总投资30亿元。

“两个环境”一起抓,农林村将剩余5个村民小组200余户农户未拆除道路全部硬化,提升村民出行质量;对标高档小区,建设美丽宜居的安置小区,摒弃以往安置小区缺少管理和宣传而带来的脏乱差现象;农林村范围内拥有四条铁路、四条公路,村里围绕铁路、公路进行森林化建设,种植树木2000多亩,形成天然氧吧。

陆太贵说:“现在农林村是一个景观村,交通四通八达,风景秀美宜人,生活在这里很幸福。”

记者 赵勇进 本报见习记者 王建波

通讯员 丁文亮

[编辑:俞鑫城]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