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下去、钻进去、闯出去,南通崇川:小葡萄串起科技人才乡村振兴大梦想

满架高撑紫络索,一枝斜亸金琅珰。七月盛夏正是葡萄成熟的季节,在南通市崇川区,处处星罗棋布的葡萄种植园内,果香馥郁,醉人心脾,硕大整齐的葡萄挂满枝头,农户们紧张忙碌地进行采摘包装,到处弥漫着收获的喜悦和甜蜜。

这一串串晶莹饱满的精品葡萄是既是“葡萄匠人”辛勤劳作的汗水结晶,也是他们综合运用先进农业技术的智慧结晶,更是乡村科技人才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资料图)

迎着朝阳,走进唐闸镇街道闸东村生态葡萄园,这里树影斑驳,串串熟透的葡萄玲珑剔透,采摘即食,甘甜爽口,绿色食物吃得让人安心。这片葡萄园的负责人叫陈建锋,是远近闻名的“葡萄大王”。

2000年,凭着对葡萄产品朴素的喜爱,这个当时连农具都认不全、自幼在城市长大的“门外汉”毅然从柴油机厂辞职,响应国家“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号召,扎根到了乡村一线。从最初承包了50亩农田,却难以调动周边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到一次次花大价钱引进优质秧苗、研究光照条件、测试生产调节剂,终于成功育成优质品种“妮娜皇后”的商品果,再到培育生产了巨峰、晴王等更多明星品种,产品在葡萄品评会上屡创佳绩……陈建锋将家搬到了葡萄园中,凭着一股“痴”劲儿,打响了江苏南通“葡萄大王”的名声,让闸东村生态葡萄园的果子远销全国各地。

与陈建锋不同,江苏葡藤匠人现代农业基地的负责人傅昭贺出生于葡萄种植世家,从小对葡萄种植有着天然的热爱之情。2014年,傅昭贺在陈桥街道育爱村包下30亩地开始种葡萄。九年来,在美丽乡村一隅,秉持着科技兴农理念,傅昭贺潜心研究,采用有机限根栽培和套袋技术种植精品葡萄,不仅保持了果面洁净,降低了果实病虫害,也提高了坐果率,大幅提升了果子的产量与销量。2020年,还带领葡藤匠人现代农业基地获得了第五届全国葡萄新品种(系)品鉴会金奖。“生活水平好了,以前是‘将就吃’,现在是‘讲究吃’,我们的精品葡萄外形美观、肉质硬脆、皮薄无核,富含花青素和维生素C,有独特的香味,上市之后大受消费者的欢迎。”提到先进农技带来的影响,傅昭贺对未来的葡萄种植事业充满信心。

在多年的葡萄种植过程中,傅昭贺总结了不少“接地气”的种植经验和技术,不仅成为了陈桥街道的“创业达人”,让自己儿时的葡萄梦想变为现实,还带动周边农户一起提升种植技术,实现共同致富。如今,陈桥街道育爱村建起了葡萄种植园11个,种植面积达320亩,亩均产量稳定在3000斤左右,精品葡萄年产总量约450吨。“在家种葡萄比在外面打工赚得多,一亩葡萄就能赚8到10万元,回来种葡萄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了。”回村青年王林喜笑颜开。

除了植根于乡村振兴第一线的新农人,以自己的双手写下新时代“致富经”,及时深入田间地头“把脉问诊”的农技专家,也在为农业兴旺、农民致富赋予源源不竭的动力。南通崇川经济开发区的残疾人科技种植园内,接受了系统种植培训的残疾人农户们在辛勤地劳作着,施肥、灌溉、修枝、疏果,他们分工明确、手法专业,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葡萄的甜蜜。这样和谐而富有生机的图景,得益于崇川开发区组织开展的“科普兴农惠民送科技”活动。

通过与农户一对一结对、面对面科普,农技专家们带着知识和技术入乡村、进田野,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把科技致富的种子播撒在乡野沃土里。此外,崇川经济开发区也探索运用网络新媒体开展线上培训和指导服务,灵活教学,提升效果;专家们组建微信辅导群,开展农业科技“小课堂”,分享农技知识,及时为农户答疑解惑。“专家们深入大棚实地指导,还与我们长期结对。有了这样的帮助,今年的葡萄产量、品质都有大幅提升!不只是葡萄甜,我们的日子也是越过越甜了。”谈起送技下乡服务,残疾人科技种植园的“技术头雁”高美兰笑呵呵地说道。

“农民早就不是大众印象中的‘面朝黄土背朝天’。”作为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新秀,陈建锋这样评价自己眼中的新农人,“要看云识天气,做个‘气象家’;要调整土壤的盐碱度,做个‘地理学家’;要配比溶液,做个‘化学家’;要欣赏美,懂得修剪花修剪果,做个‘园艺师’……而做好这一切都离不开知识、离不开技术。”

一业兴带动百业旺,“农”字里有“大”作为。在南通崇川,像陈建锋、傅昭贺、高美兰一样有想法、懂技术、肯吃苦的“创业达人”“技术达人”越来越多,他们在乡村振兴第一线“沉下去”,面对种植过程中的各类难题肯“钻进去”,才能最终带领优质农产品“闯出去”,让“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和美乡村幸福画卷在江海大地徐徐展开。

张悦、李蕙、王潇、周欢

[编辑:高锋]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