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通讯!南通通州:乡村振兴 乘“柿”而上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月满桂花盛,林红柿子繁。这两天,在南通市通州区十总镇张沙村柿柿顺意水果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柿树林里,红艳艳的大方柿,像一盏盏灯笼,挂满了枝头,村民们忙着采摘、选果、打包。

“骑岸大方柿”已有300多年栽培历史,曾因形、色、味、质俱佳而闻名全国,享有“金盆月”的美名。骑岸大方柿种植区域以通州区十总镇为主,现有种植面积3000亩,年产4500吨。

前些年,由于缺乏品牌宣传和营销策略,大方柿在市场遇冷,不少村民将柿树砍了。为了让“骑岸大方柿”不再“养在闺中无人识”,通州区大力培育和提升大方柿品牌,并在2019年荣获国家地理标志商标。贴上这一商标,平均种植收入高出一半。

十总镇成立了骑岸大方柿育苗基地进行技术推广,建立了果树研究会,邀请高校专家研究指导,推动骑岸大方柿的优质培育,现在十总镇的大方柿单果最大的可达400克。“要想柿子果汁充溢、甜度适中,除了好的生长环境,还少不了精细的管理,要用灰柿做砧木,施用有机肥,及时做好病虫害防治,才能保证柿子的品质。”十总镇高级农艺师朱少云介绍。

张沙村有骑岸大方柿树5000多棵,去年,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成立了“柿柿顺意”水果农民专业合作社,除合作社种植的柿子以外,统一从农户手中收购柿子并销售,帮助农户减轻销售压力。

今年73岁的施汉成是老柿农了,打从祖辈起,施汉成家就有栽植骑岸大方柿的传统。“家里种植了12棵,树龄都50多年了。”施汉成说,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现在骑岸大方柿名气越来越大,品相好、甜度高,加入合作社后很好卖的。今年产量有1000多公斤,收益6000多元不成问题。”

在农业部门的帮助下,合作社还利用中央农业发展资金扶持建设了约360立方米的保鲜冷库,将供应期由原来的一两个月延长到五六个月,形成了集种植、加工、冷链、线上线下销售和运输于一体的产业链。“合作社通过直播带货、抖音、微店等网络平台对外进行销售,同时参加第十五届农民合作社产品展销会,进一步提升了大方柿的市场竞争率。”村党总支书记陈华介绍。

为了提升“骑岸大方柿”产业的水平,十总镇在拉长产业链上做文章,开发了“冰冻鲜柿”、“精致柿饼”等产品。“我们邀请了一些专家,对大方柿的柿饼、柿醋以及柿子面进行加工研究,我们还和一些奶茶店协作,制作大方柿奶茶出售,也受到了市民的欢迎。”十总镇副镇长陈熹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我的理解就是与老百姓一起,共同谋划乡村产业发展,发挥我们的特色和优势,让‘骑岸大方柿’助力乡村振兴,实现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

(童轩)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高级农艺师 种植区域